分割点和分级
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其含义为在分离过程中,若某一粒度的颗粒进入底流和溢流的概率各为50%,则该颗粒的粒度就是二50。图8-15为理想情况下旋流器进料的颗粒分布曲线,该图解释了进料是如何分为底流(UF)和溢流(OF)的。图8-16该旋流器分级效率曲线,定义为某特定粒径进料经分离后,进入底流部分的悬浮物质量与该粒径级别在进料中的质量之比:
该粒径级别颗粒在底流中的质量
该粒径级别颗粒在进料中的质量
式中,下角标,表示所考虑的粒度级别。级效率有时也称为固相回收率,回收率曲线(图8-16)也称作Tromp曲线。值得注意的是“级"包含了颗粒尺寸的范围,显然,装置的效率则取决于其应用情况。因此,级效率曲线也可能与图8-16所示的呈反像,这时效率定义为固相在分级器的细粒产品(对于旋流器而言为溢流)中的回收率。
理想的分级器将把进料按颗粒粒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粒度低于分割点(cut point);另一部分粒度则大于分割点。在实践中,只能用一把镶子手工将颗粒分成两堆后,才能达到这样的分级程度。所有机械分离操作将在粗颗粒产品中带有小颗粒,而且通常小颗粒产品中则含有大颗粒。因此,理想分级器的分离精度应该等于M非理想情况下,分离精度是一个分数,该值越小,分离效果越差。如果被分离物料的所有粒径分布情况已知,那么用建立在颗粒数、颗粒长度、颗粒面 积、颗粒质量或颗粒体积基础上的级效率将是一样的,因为这些量之间的任何转换因素将(在式中)被消掉。然而,通常在实际中,并不确切知道被分离物料的所有粒径分布情况, 用最适合的设备进行粒度分析,可以测得大量的粒度分布。因此,推荐采用基于质量分布来衡量分级效率的方法。进料固相进入底流的总质量分数定义为总效率[Bradley, 1965],也称固相总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