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床过滤器的清洗:
在两次清洗之间过滤机的工作时间通常为8〜24h。自动清洗过程最常见。过滤机工作时要监控流体穿过过滤床层的压降,如果压降超过预定值,过滤机就要停止过滤操作开始清洗操作,达到预定值后,过滤机上线(过滤)或处于待机状态。如果有第二套过滤系统备用,就可以使水处理过程连续进行,即当一套装置处于清洗过程或待机状态时另一套装置可以维持正常工作。通过监测滤液质量也可以控制清洗循环,当有固体颗粒穿过床层进入滤液时应该开始清洗。
冲洗时利用液体(冲洗液)反向穿过床层冲走沉积下来的固体颗粒,这一技术称作“反冲洗”(反洗)。反洗时常使过滤介质床层达到流化状态,空气冲刷也经常釆用。因此反冲液流非常湍急,可以把吸附于介质颗粒表面的小颗粒除去或带走,反冲水一般采用前面过滤过程的滤液。典型的反冲洗速度是36m,hT,时间是3〜8min,用掉1 %〜5%的滤液。关于操作参数的进一步讨论见表6-2及下文。清洗过程使用的水必须保证与过程流体分开,所以需要采用另一种处理方法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凝聚后进行重力沉降就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
如果采用流化过程,清洗后就会产生一个重要的结果,即较小的或聚集较松散的介质颗粒会处于过滤机床层的上部。小颗粒比粗大颗粒具有更高的捕集效率。这样如果采用通常的过滤操作方式——降流操作,过滤机顶部比其余部位在除去悬浮颗粒时效率会高得多。再有,进料的悬浮固相浓度都高于过滤机内部的浓度,使过滤机顶部很快就会被其捕集的固体颗粒堵塞。这一现象引出了某些有意义的想法,即关于液细体缓慢向上流动的常规过滤操作方式的床层设计思想;也就是在细颗粒进行精滤前首先由粗颗粒对进料悬浮液进行预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