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吸附一毛细孔流理论
当溶液中溶有不同物质时,其表面张力将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当水中溶入醇、酸、醛、酯等有机物质时,可使其表面张力减小;但溶入某些无机盐类时,反而会使其表面张力稍有增加。研究发现,溶质的分散是不均匀的,即溶质在溶液表面层中的浓度与溶液内部的浓度不同,这种溶质浓度的改变现象称为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使表面层浓度大于溶液内部浓度的作用称为正吸附作用,反之称为负吸附作用。这种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溶质在两相界面上正或负的吸附过程,可形成一个相当陡的浓度梯面,使得溶液中的某一成分优先吸附在界面上。这种优先吸附的状态与界面性质(物化作用力)密切相关。
索里拉金等人提出了优先吸附一毛细孔流理论,以氯化钠水溶液为例,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膜的表面选择性地吸收水分子而排斥氯化钠,盐是负吸附,水是正吸附。水优先吸附在膜的表面上。在压力作用下,优先吸附的水分子通过膜,从而形成了脱盐的过程。这种理论同时给出了混合物分离和渗透性的一种临界孔径的概念。当膜表面毛细孔直径为纯水层厚的2倍时,对一个毛细孔而言,将能够得到最大流量的纯水,此时对应的毛细孔径称为临界孔径。从理论上讲,制膜时应使孔径为2倍纯水厚度的毛细孔尽可能多地存在,以使膜的纯水通量最大。当膜毛细孔的孔径大于临界孔径时,溶液将从毛细孔的中心部位通过而导致溶质的泄漏。
在该理论中,膜被假定为有微孔,分离机理由膜的表面现象和液体通过孔的传质所决定。膜层有优先吸附水及排斥盐的化学性质,使膜表面及膜孔内形成一层几乎为纯溶剂的溶剂层,该层优先吸附的溶剂在压力作用下,连结通过膜而形成产液,其坡度低于料液。在料液和膜表面层之间形成一层浓缩的边界层。根据该理论,反渗透过程是由平衡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因素控制的,平衡效应是指膜表面附近呈现的排斥力或吸引力;动态效应是指溶质和溶剂通过膜孔的流动性,既与平衡效应有关,又与溶质在膜孔中的位阻效应有关。
根据这一理论,索里拉金等于1960年8月研制出一种具有高脱盐率和高通量的可用于海水脱盐的多孔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从此,反渗透开始作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的技术进入实用装置的研制阶段。